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应用的5种典型场景分别是什么?
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的5种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
a) 预算:主要指委托方为确定项目预算而进行的成本估算活动。在这种场景下,需求较为模糊,更适合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只对待开发系统中的逻辑文件数量进行计算。计算出待调整功能点后,采用固定系数对规模进行调整,得出调整后的功能点数,然后主要考虑软件因素进行调整,得出工作量估算值,再根据模型估算出成本。在预算场景下,为了确保项目经费,可使用成本估算的上限值作为预算值。
b) 招投标:在招投标阶段,委托方和开发方对于项目边界和需求有了更加清晰地界定,但是清晰程度有限,所以可参考预算场景下的方法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进行估算。在得到未调整功能点后,需要考虑开发因素和软件因素,综合相关基准生产率数据,估算工作量和成本的范围,进而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范围,而开发方则可用来确定项目报价。
c) 项目计划:开发方获得委托方正式的委托后,为制订详细的开发计划而开展成本估算活动。此时开发方已经获得了较为详细的需求,因而可以使用估算功能点方法进行估算,在此场景下进行规模,工作量以及成本估算的目的,更多地在于为后续的项目管理活动建立基准。
d) 变更管理:主要指项目开发过程中,由变更引起的成本估算活动。可使用估算功能点方法对变更进行评估,从而估算变更引起的成本。
e) 结算、决算、后评价:主要指为编制结算或决算而进行的成本测量;或为绩效评价和过程改进等后评价活动而进行的成本数据的测量和分析。相关组织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估算功能点方法或详细功能点方法。
以上就是软件造价评估公司中基数联为您带来的“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应用的5种典型场景分别是什么?”所有内容,更多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知识敬请关注中基数联!